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皮膚科醫師發現,門診病患中,有黑眼圈困擾的年輕病患約增加一成,多因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血管型黑眼圈」,且眼妝越畫越濃,若彩妝的成分刺激或皮膚敏感,出現脫皮、發癢等發炎前期症狀,仍置之不理,得要當心半年至一年,即可能發生色素沉澱,形成「色素型黑眼圈」。
台北書田診所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醫師鄭惠文昨天指出,黑眼圈通常不是單一類型發生,經常混合出現,需先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運用「雞尾酒式」複合療法,依個人成因及症狀,運用藥物、保養品、玻尿酸注射、雷射及抗老、美白精華等美膚方式,改善黑眼圈。
鄭惠文說,有些女性本身的皮膚較敏感,也可能是保養品、化妝品有刺激成分,使用眼部保養品或畫眼妝,刺激眼周皮膚,出現發癢、脫皮等「亞發炎」症狀,長期累積可能形成色素沉澱。另外,若未徹底卸除眼妝,化妝品中的刺激成分殘留,也可能持續刺激皮膚。
弔詭的是,美白藥物雖然可以治療黑眼圈,但藥物成分刺激也可能形成接觸性皮膚炎,長期下來,結果同樣是色素沉澱,也可能轉變為色素型黑眼圈。
「色素型黑眼圈」除了後天原因外,也有先天體質,例如眼睛周圍的皮膚天生較深,上下眼皮有棕黑色、咖啡色或藍灰色的色素沉澱。
鄭惠文建議,畫眼妝或使用眼部保養品,一旦發現眼周皮膚發癢、脫皮,應立即停用,加強保濕,使用溫和的洗卸產品洗淨;至於美白藥物也應在醫師專業監督下使用。
「血管型黑眼圈」主要是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不佳,也跟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及長期鼻塞有關,根本解決之道除了改善過敏症狀之外,保持生活作息正常,每晚12點前入睡,才能避免黑眼圈的困擾。
此外,有些人因為先天性眼輪匝肌肥厚,臥蠶與臉頰交界處產生凹溝,會造成視覺上的黑眼圈,屬於「結構型黑眼圈」;有些人是用眼過度,眼周真皮結締組織流失,產生「淚溝型黑眼圈」。都需由醫師診治,才能對症治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