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治療愈盛行,副作用愈明顯
這幾天連續在香港與深圳演講了幾場。香港的邀請者是一個很不小的雷射的儀器商,深圳則是鵬程醫院。
前者的任務比較簡單—瑞昇這個體系已經發展到香港,準備進入中國大陸(有許多中國的醫院、醫師與病患不斷地要求…)。身為瑞昇理論學習的先驅與實踐者,我們有很多、很好的使用經驗,常常應邀到處演講與交流。
深圳的案子就不只是這樣了…
鵬程醫院的鄭院長是去年在深圳演講時相識;之後多次與我聯繫,希望我到他們的醫院看一看。因為行程非常忙碌的關係,推遲到昨天終於履行承諾。
這次他特別先到香港聽我演講,與我深談了些。很不幸地聽到一年前的預言成真—那次到深圳講課,已經向大陸的醫療同儕提到「錯誤的淨膚雷射治療,一定會造成不可預期的傷害」。
昨天再次見面,鄭院長特別告訴我:「許多的深圳同儕都在詢問,為什麼您會知道淨膚雷射將造成黑白不均愈來愈明顯的斑痕現象?這樣的問題最近深圳與大陸其它地區都開始大量出現,醫師們對於黃褐斑(肝斑)的治療深感恐懼…」。
是的,這就是我們一直推廣的觀念—如果您不了解肌膚的現況與本質,貿然給予雷射「手術」治療,結果造成明顯傷害,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大 陸的 醫師們反省了,臺灣的醫師們也發現問題了;一般民眾呢?身為「可能的受術者」,我們怎麼知道「這一位醫師對於學理了解多少?」
那…我們就從「學理的遺漏」談起吧…
反黑不僅是黑色素—血色素沉積也是一種反黑
身為皮膚科主 任 醫師,國內、外許多保養品與儀器的正式與非正式顧問;自己覺得對於「醫學美容的當代知識」已經十分掌握—之所以強調「當代」,當然是「已經盡力尋找最佳知識」的法律定義。
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情形,最終還是栽在一位「肝斑接受飛梭雷射後反黑」的朋友身上—她是一位大約四十六、七歲,某銀行的高層人員。因為肝斑的問題,這位朋友接受了飛梭雷射的治療,之後迅速反黑—以我們目前的理解,飛梭雷射造成的反黑至少有兩個因素:因為高熱(已知的飛梭、飛點等雷射機種,都是屬於「水吸收型」雷射;使用原理都是以熱量對組織中的水分進行燒灼)造成的色素誘發,稱為「熱量累積效應」;以及微血管破裂(被飛梭/飛點燒破)所造成的血色素沉積(<=俗稱「淤血」)。
圖一就是發生在2006~2007年間的這個按例,因為接手後以靚顏光多次治療,情況一直反反覆覆;而且「在一星期內就反反覆覆」的情況遠遠超過皮膚專科醫師與醫學美容的知識領域,迫使我到處求救…
因為這個案子的啟發,瑞昇才會誕生。
我相信許多執行雷射治療的國內、外醫師對於上述理論都不很熟悉;特別是「血色素沉積」這一部分—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雷射治療糾紛了—「不熟悉」的理由,實在因為雷射這種手術治療方式還是太新(<=發展小於50年的案子,很難累積出真正的完整知識),醫師們還在大量地摸索。
「大量地摸索」聽起來很刺耳嗎?臺灣已經算是相對先進的了…由於「健保壓縮效應」,臺灣醫師對於雷射治療的密集經驗大概是亞洲地區的首選。
酸性保護膜缺失造成老廢角質代謝不良
從「飛梭與飛點的色斑形成」,我們很清楚地知道「色斑的形成至少有兩種:黑色素與血色素」。現在我們再來談一談淨膚雷射之所以出現黑黑、白白,顏色不均的情形。
這個問題 許多 醫師都找過我談(<=淨膚雷射的美麗與哀愁及主題:淨膚雷射的「副作用」—還是「後遺症」!?);加上這次的深圳經驗,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各位:「色斑的形成至少有兩種:黑色素與血色素;黑色素斑塊的形成至少有兩種原因:黑色素的增生以及黑色素的堆積」。
前者「黑色素的增生」大家都耳熟能詳,「防黑斑必需防曬」幾乎算是基本守則。然而黑色素的形成不等於黑斑的形成—這句話有些難懂,我也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搞清楚。
正常情況下,皮膚的油脂與汗腺會形成正確的酸性保護膜;這個「正確的皮脂膜」穩定地存在皮膚的角質表層,每天「柔軟」著角質部位—所謂「柔軟」,就像我們在游泳池中浸泡甚久之後,表皮會有一層白白、泡泡、黏黏的「殘渣」,很容易就可以用手清洗下來。這些「白、泡、軟」的物質其實是浸軟的角質結構。
如果我們一直維持著正常的酸性保護膜存在,不斷代謝的角質層就會不斷地正常溶解—換句話說,我們的角質表皮就不會有「太多老廢角質」的存在。
為什麼從「黑斑的生成」談到「老廢角質的存在」這個議題?
對許多皮膚專科醫師來說,「單純黑斑」(<=撇開血色素沉積不談)的生成,主要討論的還是「黑色素形成」這個議題。所以眾家保養品廠商、許多 皮膚 醫師演講與文章都將火力集中於「如何避免新生黑色素顆粒」以及「如何加速黑色素顆粒代謝」這兩個功能上。這樣的思考當然是正確的,卻不是全面、充足的。
各位格友的心思夠細膩,一定可以隱約發現這樣思考有一個前提假設隱約存在—角質是會代謝的,我們只要避免新生顆粒,並且加速它的代謝就可以了。
問題是:「許多有黑斑問題的朋友,角質不會正常代謝!」
關於「角質不會正常代謝」的發生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一下「肌膚三通」這個關鍵字,我就不再贅述了。這篇文章要談的是結果。
如同圖二所示,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不斷分泌黑色素顆粒(這是正常情況),然後經由酸性保護膜的溶解作用,將之清除殆盡。早年臺灣有個廣告臺詞是「我28天白回來」;這句話的潛在前提就是「我的酸性保護膜正常而且健全」。
如果酸性保護膜不正常了,即便黑色素顆粒的生成速度是正常的,不斷堆積的所謂「老廢角質」中仍舊有許多陳舊的黑色素顆粒,就像圖三的那兩塊黑黑結構一樣。如果角質的堆積不太厚,而且是全面堆積,就會出現所謂「肌膚黯沉」的狀況。如果角質堆積很厚,而且集中於某個區塊,感覺上就是「更深色的黑斑」了。
果酸換膚一類的去角質行為,雖然對於基底層黑色素顆粒生成的速度沒有影響,藉由老廢角質的去除,也可以有「暫時美白」的效果—估計可以維持三到十天,看每個人的酸性保護膜狀態。酸性保護膜狀態愈好的人,「暫時美白」的效果愈持久。
皮膚專科醫師究竟忽略了什麼?
從上述的解釋我們可以知道,許多斑塊未必源自於「黑色素顆粒的快速生成」,反而是「老廢角質的堆積」;後者可以因為酸性保護膜的破壞而益加惡化。
「後者可以因為酸性保護膜的破壞而益加惡化」這件事,就是皮膚專科醫師們忽略的部份!
怎麼說?
從我自己的經驗談起;身為皮膚專科主 任 醫師,身為臺灣醫學美容的先行者之一,眼見著果酸換膚、脈衝光、淨膚雷射到飛梭雷射不斷地演進,也實際地應用著。在我們的心目中,「皮脂腺與汗腺會正常運作、角質會正常代謝」一直是我們深信不疑的基本假設。在這樣的假設下,更多的傷害行為是可以被允許的—如同我的某位好朋友說的(<=當時我們都這樣認為):「醫學美容就是破壞後重建的過程」。
這句話是對的,問題只是「我們必須確定破壞後可以重建」。
忽略了這件事,究竟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
在50X檢測下,「皮膚酸性保護膜健全」這件事,基本上就代表著「這個皮膚擁有自我修復與重建的功能」。再深層地說,也表示「如果該皮膚的酸性保護膜不完整,該皮膚沒有資格接受任何破壞性的醫學美容治療」這個事實。
在一個酸性保護膜已經不完整的肌膚上給予果酸換膚、脈衝光、淨膚雷射或者是飛梭雷射這樣的「破壞性手術」,結果造成肌膚的敏感現象、黑斑更為明顯,難道不是合理的事嗎?
我們都聽過「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成語。如果基本認知是錯的,基本假設是錯的,「南橘北枳」也許只是成語,「除斑反而變得更黑、更敏感」就是真實的夢魘了…
「專業」的皮膚專科醫師們或許忽略了,其它科系的醫師們恐怕也未必深刻認知;只是身為消費者/受術者的您,為了自己的健康與美麗,難道不應該清楚地、仔細地注意這樣的知識嗎?
http://tw.myblog.yahoo.com/doctor-skin123/article?mid=8179&prev=8180&next=8172&l=a&fid=2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