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藥攻陷藥妝店 高利潤成主力推薦
- 2010-09-28
- 王譯超、朱顯名/台中報導
警方這次破獲違法摻雜減肥藥的健康食品,更讓人驚訝的是,銷售通路竟是多家知名連鎖藥妝店,網友投訴,到藥妝店想買減肥藥,藥劑師卻強力推薦昂貴的減肥健康食品,原來不知名品牌的藥物健康食品,給予的利潤最多達兩三倍,讓部分藥劑師昧良心推薦。
http://www.ctitv.com.tw/news_video_c16v17786.html
警方這次破獲違法摻雜減肥藥的健康食品,更讓人驚訝的是,銷售通路竟是多家知名連鎖藥妝店,網友投訴,到藥妝店想買減肥藥,藥劑師卻強力推薦昂貴的減肥健康食品,原來不知名品牌的藥物健康食品,給予的利潤最多達兩三倍,讓部分藥劑師昧良心推薦。
http://www.ctitv.com.tw/news_video_c16v17786.html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28日電)針對市售產品反式脂肪標示不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公布第 1波抽驗結果,26件產品中,有 6件產品反式脂肪包裝標示值與產品檢驗值誤差超過法定容許範圍。
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表示,第 1波抽驗的26件食品,包含18件烘焙食品、3件餅乾、2件乳酪類、2件奶精粉、1件巧克力醬。檢驗結果,6件產品反式脂肪包裝標示值與產品檢驗值誤差超過法定容許範圍。
衛生局官員說,由於目前反式脂肪檢驗方法未能區分天然來源或氫化產生的反式脂肪,因此檢驗結果需再配合各原料反式脂肪含量、產品配方比例、以及加工製程考量等交互比對確認。因此,對於涉及標示不符的廠商,會函請廠商說明,釐清責任歸屬;若查證屬實,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處新台幣 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衛生局表示,科學研究顯示,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同樣會增加血液內「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另外,反式脂肪還會減少血液內「好膽固醇」含量,增加罹患冠狀心臟病風險。
包括台灣在內,多數國家都要求食品製造商必須在產品上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例如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規定在食物外包裝需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少數地區例如丹麥等歐盟國家限制反式脂肪含量不得超過2%,美國紐約市禁止餐廳使用反式脂肪。
衛生局提醒消費者注意食品包裝上所標示的油脂名稱,在選擇奶油及各類食品時多留意,凡成分中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植物性乳化油、精製植物油、植物性乳瑪琳、人造奶油(黃油)、人造酥油(白油),或英文標示上有hydrogenated(氫化)等名稱,都表示含有反式脂肪,應減少攝食。990928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28日專電)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發表的估計指出,日本每年因吸二手菸死亡的人數約有6800人,女性首當其衝,占近7成,半數以上的死亡者是工作場所二手菸的受害者。
由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者望月友美子人率領的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根據5年前進行的二手菸調查等資料,推算出這項估計。
研究小組指出,每年約有6800人因吸二手菸造成的肺癌或心臟病而死亡,其中,女性約4600人,占總數的68%。工作場所二手菸的受害者則約3600人,占總數的53%。
日本全國不吸菸的成人有約7600萬人,女性約4800萬人,男性約2800萬人。女性之中有約30%、男性約6%被迫在家裡吸二手菸。
研究小組估計,在工作場所被迫吸二手菸的女性約占所有不吸菸女性的20%,男性的比例則約達30%。
望月指出,今後工作場所有必要採取防止二手菸對策,行政當局和企業老板應認識到有責任保護勞工的健康。
醫學調查顯示,吸二手菸罹患肺癌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是未吸二手菸的1.2倍至1.3倍。
據估計,日本每年有約13萬人因吸菸而死亡,這是厚生勞動省首次針對二手菸造成的受害者進行調查作出估計。990928
反式脂肪標示問題之前引起爭議,台北市就抽驗市面上26樣食品,發現有6樣產品標示不合格,不乏知名品牌,其中4項反式脂肪含量遠比包裝標示的更高,都將開罰,市長郝龍斌更宣布,未來將比照丹麥,反式脂肪含量超過2%,將會禁止販售。
這一杓杓奶粉,讓麵包美味加分,還有乳酪、奶精等乳製品,生活中也到處可見,偏偏裡頭可能隱藏反式脂肪,可是全民公敵。
根據規定,只有每100公克含量低於0.3的食品,才可以標示反式脂肪為零,但北市府最新抽查卻發現,還是有業者魚目混珠,包括蜜蘭諾杏仁千層,被檢出含量1.04,知名「乾杯」飲料連鎖店的奶精粉,也有1.58,安佳煙燻乳酪則含有0.35,另外金格年輪蛋糕也被檢出含有0.81的反式脂肪。
奇怪的是,義美杏仁千層派和立基冷凍起酥片,明明沒含反式脂肪卻標示有,這也被認定品管不良,通通開罰。
根據研究,只要一天攝取超過2公克反式脂肪,就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雖然郝市長宣佈,將會建議比照丹麥,反式脂肪含量超過2%就勒令停售,不過這項措施還是得看中央肯不肯點頭。
(中央社台北28日電)最新研究顯示,每天服用維他命丸的人,罹患最致命皮膚癌「黑色素瘤」的風險可能較高。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指出,含有抗氧化物與礦物質的營養補充劑,似乎會增加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
服用內含維他命E、抗壞血酸(維他命C)、β胡蘿蔔素、硒與鋅藥丸的自願人士,罹患癌症的機率是服用安慰劑者的4倍。
此研究結果來自2007年一項研究的後續研究,上個研究顯示愛吞維他命有不少風險。
法國科學家200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在1萬3000名成人中,每天服用補充劑以保持健康的人,罹患皮膚癌的風險較高。
為了驗證前述研究發現,相同的研究團隊多觀察了患者幾年。研究成果證實,只要患者停止每天服用補充劑,增加的風險幾乎都消失。研究成果刊登於最新一期「歐洲癌症預防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Prevention)。
從事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如今呼籲罹患皮膚癌風險較高的人,像是皮膚白皙者,或曾過度曝曬於陽光下的人,應避免服用補充劑。這項研究由位於法國波爾多(Bordeaux)的罕見皮膚疾病國家中心(NationalCentre for Rare Skin Disease)執行。
女性的風險可能高於男性,或許是因為她們的皮膚周圍脂肪較多,而抗氧化物與維他命主要是儲存在脂肪內。
英國每年約有1700人死於惡性黑色素瘤,是15歲到39歲族群最常見的第三大癌症。過度在陽光下曝曬是最大原因,自90年代中期以來,惡性黑色素瘤病例已增加24%。
目前唯一能有效降低皮膚癌風險的方法,是使用高效防曬霜,並穿著合適衣物。
各界普遍認為,服用抗氧化物可降低皮膚癌風險,因為理論上補充劑會保護皮膚免於受到陽光傷害。但這項最新研究卻顯示,補充劑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科學家並不認為服用維他命真的會引發惡性黑色素瘤,而是會加速腫瘤發展。
此研究成果可能會升高對過度使用維他命的疑慮。
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 Research UK)強調,食物內的維他命與礦物質,似乎不會對皮膚造成那種傷害。協會發言人表示,「降低風險的最佳方式是避免曬傷」。(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0928
吃健康食品不一定能保健康,台中警方查獲一家生技公司,生產的健康食品,宣稱可以變苗條,實際上是含有西藥「諾美婷」成份,嫌犯偽造檢驗證明,讓產品在全國都有分店的大型連鎖藥妝店內販售,這些含諾美婷的健康食品吃多了,不但會心悸、焦慮、憂鬱,甚至傷肝傷胃,嚴重影響健康。
警方搜索生技公司。櫃子上擺的全都是健康食品,各式各樣包裝都不相同,但一樣的是都宣稱用天然成份,吃了可以變苗條體態變輕盈,但實際上這些不僅不能保健反而會傷身,因為裡頭被驗出含有西藥諾美婷成份,難怪吃了可以變瘦,但吃了一點都不健康,生技公司聘請的女員工,面對警方詢問什麼都說不知道,看看她身材姣好,讓公司的產品更具有說服力,就連廣告宣傳單,也是婦女們見證效果,這位從水桶腰變成小蠻腰,這位則是大肚腩全消,小腹變的非常平坦。
被查扣的含有諾美婷的產品,包括BEAUTEEPLUS極緻膠囊,還有標緻膠囊,成份上都寫奇異果酵素木瓜酵素,就是沒寫到諾美婷,欺騙消費者,讓人以為是保健食品天天吃,結果嚴重傷害健康,因為諾美婷的副作用,會心悸、焦慮、憂鬱,甚至傷肝傷腎,恐怖的是這類產品,居然在全國好幾家知名的大型連鎖藥妝店販售,因為生技公司偽造檢驗證明,假的證明上寫沒有西藥成份,沒想到女生最愛逛的藥妝店,賣的卻是女生的健康殺手。(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009/201009280572847.html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買東西時都會先看一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反式脂肪是否過高,就怕有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台北市衛生局最近抽查市售26件食品當中,有六件、大約兩成三,反式脂肪標示不實。其中不乏知名的蛋糕店食品業者,衛生局已要求業者提出說明,否則會依法開罰。
年輪蛋糕吃起來口感綿密,是不少民眾愛吃的甜點之一,不過為了增加蓬鬆度,有些業者會在食物中、添加氫化植物油或奶油,就是「反式脂肪」,一旦量多、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北市衛生局最近抽查市售26件食品中,結果發現有6件、大約兩成三,反式脂肪都標示不實。
根據規定,每一百公克食品,「反式脂肪」含量在0.3公克以下,才可以標示為「零」,但是包括:
金革食品生產的「年輪蛋糕」,常和國際公司賣到珍珠奶茶店用的「奶精粉」,以及新加坡商永紐公司生產的「安佳煙燻乳酪」,產品包裝上「反式脂肪」都寫「零」,但實際檢測都超出標準;另外像是義美食品的「義美千層派」,及立基食品的「力基冷凍起酥片」,品質管控可能有問題,檢測值都超出容許範圍。
衛生局表示,目前「反式脂肪」檢驗方法,無法區分是天然或是人工氫化,因此會再要求這六家廠商提供產品配方比例,及加工製成等相關資料,進行交叉比對,若違反規定,將依法處業者3到15萬元罰鍰,如果一年內再犯,最重會被廢止營業或工廠登記執照。
體重過胖的人要注意了,高雄一名呂姓大學生因為太胖,脖子皺摺處皮膚竟一整圈發黑,甚至有黑色硬塊,就醫才知道這叫"黑色棘皮症",而且這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這名呂姓大學生今年才24歲,不過看看他的身材,微微發胖已經有中年人的影子,不過之前他更胖、重達108公斤,重點是脖子上的皮膚還有一圈黑黑的,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狀況,金項鍊上的皮膚一整圈暗黑,看起來不只像曬傷,還有人說根本就是洗不乾淨,呂同學真的很委屈,還以為是"卡仙"沒洗乾淨,但任憑他怎麼搓洗就是沒用,這狀況維持了2、3年,在一次體檢醫生發現他的血糖偏高,這才知道原來他的黑皮膚就是因為內分泌出問題引發的黑色棘皮症。
看看醫師提供的其他患者照片,黑色棘皮得患者在脖子腋下等皺摺處,皮膚都會出現一整圈的黑,最常出現在體重超重的人,通常會有血糖偏高的症狀,其實黑色棘皮症就是糖尿病的前兆,最根本的治療方式就是減重,看看呂同學兩個月來從108公斤瘦到96公斤,脖子的黑皮膚已經變淡了,現在他還要繼續努力,回到正常體重跟黑色棘皮症說BYEBYE。(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9/201009280573008.html)
2010/09/28 01:11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27日公布化裝品檢驗結果,主要針對低價商店的化妝品進行抽查,發現其中一件活亮霜生菌數竟是標準值的3倍;衛生局也呼籲愛美民眾應慎選商品。
這次進行的是「化妝品微生物容許量」的檢測,以低價位的商品店舖為主,像是格子趣、大創、彩遊館、10元商店等等,進行化妝品的抽驗,共有20件,不過有9成5的產品外包裝標示都不符合規定。
其中一件「muk.潮嘜活亮霜」生菌數更是高達2,900 CFU/g,將近是標準值的3倍;目前衛生局已要求販賣的廠商立即下架,並且命令業者在近期之內改善,若是未改善者,將處以6萬至150萬的罰鍰。
衛生局也呼籲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時應注意品質和衛生,並且遵守「一不二要」的原則:「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避免損害到自己的健康。
夏天天氣熱,很多人會喝冷飲消暑,不過醫生說,冰的東西喝太多,也容易發福,根據日本NHK的街頭調查,有4成男性認為,今年夏天發胖了,要怎麼減掉多出來的體重;專家表示,運動還是很重要,而且夏天做的運動,不見得要很激烈,只要輕輕活動身體10分鐘,就能達到瘦身目的。
辛苦工作後的啤酒,喝來總是特別暢快,只是啤酒喝多了,可要當心發胖的風險!今年夏天日本特別熱,沒想到竟然有4成男性,出現體重過重的情形,啤酒、冷飲喝太多,是發胖的主因。上班族:「啤酒喝很多啊,常喝冷飲啊,現在多了很多零卡路里飲料,把這當藉口就會一直喝冷飲。」
喝冷飲為什麼會發胖?原來生冷的食物或水分堆積在胃部,會讓胃因為太涼而需要脂肪來保護,長久下來,內臟脂肪不斷堆積、肚子也就跟著大了起來。
其實不只喝冷飲會胖,吃涼麵也容易胖,因為麵類比較不用咀嚼,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另外還要注意的,就是夏天運動量減少,自然會讓身體像吹氣球一樣,脹脹脹。
夏天想運動,卻又不想汗流浹背嗎?這邊教您2招簡易運動法,首先像這樣,仰臥起坐雖然只做半套,不過這樣比較不傷腰,而且效果一樣很明顯;另一招是辦公室運動法,把腰輕輕靠在椅背,再抬起一隻腳,最後用雙手壓下,這樣也能鍛鍊到腹筋。
健身教練:「只要抬起1公分,(效果)就會有不同了。」上班族:「這個還不錯,可以很簡單的做。」
您在夏天胖了嗎?醫生說一天只要花10分鐘運動,身材很快就能變回來。
南投縣一名就讀科技大學的女大學生受紙片美人文化的影響,嫌152公分身高、40公斤體重的身材難看,採用不吃肉類、只吃蔬菜的魔鬼減肥方法,結果半年內瘦成29公斤,還出現恍神、月經不來等症狀,經過醫院營養師進行飲食治療,體重才回升到35公斤,但月經還未回復。
該名成功減成紙片人身材的女學生,去年展開減肥,採取不吃澱粉、不吃肉類,每天只吃蔬菜的減肥方式,半年後出現上課恍神現象,多次在體育課差點昏倒,更糟的是月經也不來了,最後由校方轉介醫院進行治療及輔導。
醫院營養師為女大生進行飲食治療,讓她恢復吃飯、魚肉蛋、水果等食物,並補充蛋白質,經過4、5個月體重回升至35公斤,但月經還是「沒來」;營養師表示,葡萄糖是大腦能量唯一來源,不吃澱粉、水果、牛奶,大腦缺乏能量,血糖會降低,注意力就會不集中。女大學生原來的體重已是過輕,惡性減肥是極危險的事。
愛美的女性要注意了,如果你是每天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面的人,當心變成「電腦臉」,英國研究發現,越來越多女性長出「電腦臉」,特徵是雙頰鬆弛、肱下巴,頸部出現「火雞紋」等,都是因為使用電腦的姿勢不良所造成。
上班就是坐在電腦前面盯著螢幕,打打打,一天下來就是八個小時,小心喔,你已經可能有電腦臉囉,什麼是電腦臉,像這樣臉頰鬆弛,脖子出現一條條跟火雞一樣的紋路,還有額頭跟眼睛部位,都出現了皺紋,這一個想都沒想到的樣子,就是電腦臉。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長期使用電腦姿勢不良,看電腦螢幕,皺著眉頭瞇瞇眼,有很多人都已經養成這樣的習慣,等變成抬頭紋,還是魚尾紋在臉上留下痕跡,那就可能沒救了。
要怎麼預防,有空多這樣,把自己變成一張鬼臉,拉拉臉部肌肉防止鬆弛,如果覺得太醜,也是可以大大地吸一口氣,運動運動臉部,都是簡單的小撇步,因為現在人生活都離不開電腦,醫師指出,有將近5成的民眾都有電腦臉的困擾到醫院求診,而且還是倍數成長,如果不想花15萬以上的整形費用,還是有時間多活動,不要只盯著電腦吧。(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9/201009260571454.html)
〔記者黃淑莉、鄭旭凱/雲林報導〕中部地區鄉村老人流行飲用重病者或癱瘓者灌食的營養品「管灌」,當做營養補充品,醫師提醒,長期飲用可能導致營養失衡。
特殊病患灌食營養品
「聽說,喝這個東西很好,這是重症的人在吃,營養很高,吃了對身體很哦!」中部地區許多老人家,清晨運動時互相推薦吃營養品,尤其是重症者或癱瘓者灌食的「管灌」營養品,或其他針對特殊病患飲用配方營養品。
雲林縣某家藥局藥師指出,老人家到店裡指名要某某品牌的「管灌」營養品,由於老人家看起來很健康,店員進一步告知管灌是給癱瘓需用鼻胃管餵食患者飲用,沒想到,老人家竟回答「我朋友說喝這個很好、可以補充營養」,店員建議買牛奶或其他沖泡式營養粉,但多數老人家仍堅持買「管灌」。
一名民眾表示,家中70多歲的父母親,多年前也是運動時聽朋友喝管灌或其他病患飲用的配方營養品對身體很好,不管家人怎麼勸說兩老還是堅持要喝,家人不幫他們買,兩老自己跑去藥局買,甚至一天喝2瓶。
雲縣衛局:一般人不適合飲用
曾是開業醫師的雲林縣衛生局長吳昭軍指出,管灌或特殊配方專用的營養品,都是針對特殊疾病患者設計的營養品,產品包裝也都有清楚標示,不適合一般人飲用,且這類營養品的熱量很高,一小罐就約有250大卡,長期飲用可能造成營養不均衡,對身體反而不好。
熱量高反而有害身體
吳昭軍強調,任何的營養補充品,其營養價值絕對比不上新鮮的食物,咀嚼、吸收正常的人只要不挑食、飲食習慣正常、各類食物都吃,營養攝取就很足夠。
一名48歲的婦女,多年來一直飽受心絞痛之苦,一度被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差點施行心導管手術,最後在找上骨科醫師確診是頸椎6、7節的神經壓迫所引起,手術後終於重享幸福人生。
(劉怡伶報導)
黃姓婦人在五年前就開始感到肩胛骨間的上背疼痛及頭痛,到診所求診,醫生都告訴她是神經痛或是落枕,二年多前感到右手酸麻,醫師診斷是腕隧道症候群,幫她開了正中神經減壓手術,不料今年六月,黃女士症狀加劇,急診心電圖檢查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轉送大醫院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所幸後來症狀暫時緩解,且抽血報告不符,故沒有施作,醫院還將她轉到腫瘤病房檢查、會診各科,甚至做了上背部的皮下腫瘤切除術,但都沒有效果,她決定自行出院。
期間病患常有輕生的念頭,輾轉找上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醫師;簡醫師在脊椎病變方面有相當研究,當下即判斷她有可能是因為頸椎椎間盤病變壓迫到交感神經,才引起類似心絞痛的症狀,經過手術治療,將退化突出的頸椎椎間盤切除,並做椎體間融合術;術後症狀完全解除。
簡醫師指出,典型的頸椎神經病變會壓迫到感覺或運動神經,類似黃女士症狀的個案其實臨床上並不少見,簡醫師強調,民眾可以稍微區別,如果是頸椎病變所引起的症狀,比較不會有冒冷汗的情形,且胸痛會因前彎或後仰而加重;如果真的是心臟血管疾病,服用舌下含片會有改善,但若是頸椎病變則沒有效果。 ?
研究顯示,糖尿病藥物「梵蒂雅」恐會提高心臟病風險,衛生署繼七月中宣布限縮使用後,進一步要求廠商一個月內提出風險評估報告,未來傾向醫師開立梵蒂雅前,必須先寫評估紀錄,並讓患者簽署同意書。(陳奕華報導)
研究指出,梵蒂雅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風險,衛生署七月十五號開會評估後,決定限縮梵蒂雅使用,除了要求醫師把梵蒂雅做為最後一線藥物,同時也限制缺血性心臟病與心衰竭患者不能使用,而在歐盟要求暫停販售,美國宣布加強管控使用後,衛生署也發文給藥廠,要求一個月內提出風險管控計畫,再邀其專家學者開會討論,未來不排除讓醫師處方梵蒂雅前,先寫評估紀錄,並讓患者簽署同意書。
食品藥物管理局副組長許蒨文說:「評估過程要做書面紀錄,要留有這個紀錄,而且告訴病患可能心血管風險的訊息,讓他可能要簽名,作成書面評估紀錄,才使用這個產品。」
由於國內每四個糖尿病患,就有一人服用梵蒂雅,相關消息一出,可能增加患者疑慮,食管局提醒,患者在還沒有與醫師討論前,千萬不要冒然停藥,否則血糖升高,潛在風險反而更高,至於醫師為患者處方,也要謹慎評估藥品使用風險與效益,並監視不良反應。
光是葡萄糖胺,2年前全球銷售就已經衝破20億美金,商機無限;各家爭相推出產品,成分也越來越複雜,除了醫師處方的葡萄糖胺以外,市面上幾乎都打出添加軟骨素、膠原蛋白等等,都是組成軟骨的成分,對於大約4、50歲初期關節的疼痛,或許有緩解效果,卻無法對付中度以上關節炎。只是,還有更多產品添加跟保養軟骨無關的營養成分,不同產品價差高達6倍,卻恐怕吃不出效果。
廣告台詞:「吃了很多藥,吃過美國、義大利的啦,都太大顆啦。」
吃藥都沒效,70歲伯伯膝蓋痠軟,竟然說5天就有改善,還能扛起腳踏車,簡直神奇?裡頭有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真的能缺什麼,補什麼嗎?振興醫院骨科朱唯廉:「這些都是所謂軟骨的成分之一,對軟骨的幫助,對『初期』也是有幫助的。」
會發生關節炎 ,就是因為軟骨不斷磨損,不同產品幾乎不出這3種成分,各家競爭似乎是為了區隔,龜板、鹿角也萃取加入,營養價值就是膠質,不過還加枸杞,就讓醫師看不懂了;另外這款珍珠粉看似高級,其實和海藻鈣、綠貽貝萃取一樣,都是取它的鈣質;最後這家還加玫瑰果、鳳梨酵素和西番蓮,跟保養軟骨根本沒關係。
醫師強調,並不是成分越多,就越賺到,明明是食品平均1顆膠囊,便宜的10元,貴的甚至要60元,還有喝的呢,民眾難分辨,但衛生單位只能管誇不誇大。朱唯廉:「如果(關節)退化很嚴重的話,其實服用所謂的軟骨素或者是一些葡萄糖胺,可能幫助都不大,甚至沒有幫助。」
得先找出關節痛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只是光葡萄糖胺,2年前全球衝破20億美金,商機無限,似乎就是看準民眾愛吃「補品」養身的迷思。
【台灣醒報記者蕭如君報導】過勞死與個人生活方式關係重大!醫師表示,身體過勞通常伴隨著臟器衰竭或腦中風,才可能導致喪命。受訪醫師指出,會發生過勞死主要取決於生活型態是否良好,因此平日應有足夠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運動和定期健檢,不要忽略身心勞累「硬撐」,才能面對長時間的工作。
淡水馬偕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家庭醫學科醫師詹欣隆表示,過勞死只是一般人對於長時操勞後猝死的俗稱。過勞死的發作原因主要有兩個,心肌梗塞和腦中風,腦中風發作不會馬上喪命,但會導致肢體癱瘓。心肌梗塞比較危險,由於發作時很難向他人求救,因此也難以被他人發現,而且發病者通常多在工作時獨處,一旦發作是會立刻致命的。
台大醫學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蔡甫昌則表示,過勞死的定義模糊,只有概括解釋人有可能因為疲累致死,但是卻無法解釋致死的真正原因。事實上,過勞會造成臟器受損,導致心肌梗塞、腦部出血、腦神經受損,不過,過勞而死的原因,可能需要專業醫療鑑別,才能知道是哪些器官發生病變。
要如何預防過勞死?詹欣隆說,一定要從生活型態的改變著手,會導致過勞死的民眾大多都有慢性疾病,因為長期又長時間只有靜態動作,容易產生血栓,只要激動或是做大動作,血栓就很容易跑到腦部和心臟,把血管塞住而無法正常運作。
蔡甫昌也說,避免過勞之道,還是要有平衡的睡眠、飲食、運動。大家其實很瞭解自己的疲累狀態,但是卻習慣長期忽略,才會導致生病甚至死亡。更有人因為責任心強,憑著意志硬撐,或是輔以藥物或提神飲料,必定會更傷身體。
詹欣隆強調,維持健康必須靠自己平日定期做運動,以及做健康檢查,運動則以一個禮拜3到5次為基本單位,一次至少30分鐘。此外,健康檢查的項目以三高疾病為優先,檢查是否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如果家族有遺傳病史,更須留意。
人只要一過30歲,退化性關節炎可能就已悄悄上身,這是由於關節軟骨會逐漸失去彈性,厚度也越磨越薄,當它不足以吸收關節活動所發生的震動時,就像腳踏車的齒輪生鏽,再怎麼用力地蹬也跑不快。因此,專家提醒,平常就要注意骨骼關節的保健與照護,才能避免日後關節疼痛與行動不便的困擾。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許晉榮指出,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婦女,半數會有退化性關節,它如果發生在脊椎部位,可能引起骨頭的不良增生,透過X光片可看到突出物,也就是俗稱的「骨刺」 ,一旦影響到附近的神經,就會引起腿部痠、麻、脹、痛等症狀;若發生在膝關節,則可能影響生活起居。
至於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除了年齡遞增,導致關節軟骨磨損外,長期從事粗重工作、肥胖、姿勢不良和過度使用,加上因外力引起的軟骨、韌帶的損傷,都會加速關節的磨損與退化,其他如痛風、僵直性脊椎炎等病變或遺傳因子,也是讓關節提早報銷的主因。
許晉榮說,正確的保健觀念可以讓人遠離生活中的骨骼病痛,首先是維持良好及正確的姿勢,包括儘量少搬重物、少彎腰取物,如果要提重物,可使用大關節做支撐,且運用上臂及上半身的整體力量,保持背部直立,做家事選擇長柄掃把或吸塵器,且避免長期有蹲、跪的姿勢,若非必要,則不要穿高跟鞋,減輕對膝蓋的壓迫。
其次是保持理想的體重,因為走路時,膝關節需承受全身1.5倍體重的負擔,下樓梯更增加到5~6倍的重量,所以有效的控制體重,是減少關節磨損的重要關鍵。另外,持續地運動,既可以強化心肺功能,增加肌力,也能促使關節保持彈性,但要注意運動前的暖身及穿戴護膝,若運動後感到關節痠痛,則要立即休息或減少運動次數,可給予熱敷或按摩。
至於在飲食方面,台大醫院營養師陳佩蓉則建議,平常可多吃富含膠質、軟骨素的食物,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例如豬耳、蹄筋、貝類、木耳、海帶等。並多選食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優酪乳、小魚乾、豆製品、莧菜、芥蘭、芝麻、杏仁等,且應減少含咖啡因及含磷量偏高的飲料及食物,如咖啡、可樂、火腿、速食麵等。多攝取充足的維生素C,也有利合成膠質。
在藥物方面,許晉榮表示,健康的關節需要有足夠的膠原蛋白成分來形成關節軟骨,使關節活動能夠充分潤滑,而屬於藥物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則可促進體內蛋白多糖以及膠原蛋白製造,補充關節滑液,經臨床證實,它可達到修補軟骨組織,減緩發炎疼痛症狀。目前歐洲與北美有人主張平日服用葡萄糖胺跟軟骨膠,有助於預防退化性關節炎。